当前位置: 主页 > 国内资讯 > 核电

陆丰核电“变废为宝”,流态固化土技术实现绿色建造新突破

发布时间:2025-10-16 人气: 来源: 关键词:

在陆丰核电项目建设现场,一项名为“流态固化土”的创新技术正引领绿色建造新风尚。自2024年9月首次应用以来,这项以建筑弃土为原料的技术已成功回填6.6万立方米,在提升工效的同时节约资金1400余万元,展现了“微创小改”蕴含的巨大能量。

▲流态固化土生产线

核电建设过程中,廊道侧壁、基坑等狭小区域回填作业历来是施工难点。传统采用的非结构料、结构料和混凝土不仅回填难度大、工效低,成本也居高不下。面对这一难题,工程公司陆丰项目部联合施工管理中心及设计院组成技术攻关团队,经过深入调研和大量试验,最终研发出以项目现场弃土为原料的流态固化土技术。

▲流态固化土实验试块

▲陆丰项目现场正在进行流态固化土浇筑

这项技术的精妙之处在于“变废为宝”。通过将建筑弃土、盾构弃渣、废弃泥浆等建筑废料,与固化剂、水等按特定配比拌和,制成具有自流平特性的新型材料。在陆丰项目现场,技术人员因地制宜,选取核电场区的石粉泥、开山土、沙黄土等作为原料,加入固化剂后形成流动性极强的回填材料。

“与传统材料相比,流态固化土展现出显著优势。”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牛万保介绍,这种材料的抗压强度是普通结构料的4倍以上,且流动性好、易泵送,有效解决了狭小空间、异形空间回填难题,同时实现了现场弃土的循环利用。

▲流态固化土浇筑完成硬化后初步状态

经济效益同样令人瞩目。技术负责人龚雨生算了一笔账:“流态固化土造价约220元/立方米,较C15混凝土每方节约218.52元。这不仅是对集团造价管理提升行动的具体落实,更是推进精益化管理的创新实践。”

目前,项目团队正在开展流态固化土扩大应用专项验证试验,为后续在更广泛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。作为新发展理念践行者,陆丰核电项目团队以这项看似微小的技术改造为抓手,既践行了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,又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管理目标,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价值,为核电建设乃至整个基建领域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宝贵经验。

资讯来源:

免责声明: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、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,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。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,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。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。

上一篇:徐大堡核电厂1号机组SC结构6-8层模块吊装就位
下一篇:暂无